金匮要略学习笔记——7.10~7.12
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
7.10 大逆上气,咽喉不利,止逆下气者,麦门冬汤主之。
麦门冬汤方
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
上六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温服一升,日三、夜一服。
『注』
1、“大逆上气”应该是“火逆上气”。
2、麦门冬汤证的病因——火逆;
脉证表现——上气、咽喉不利;
功效——止逆下气。
3、麦门冬汤证是体内火热引起的咳喘、口干舌燥,同时粘痰缠绕,咳吐不爽,此时真正的火热不明显了,这实际是阳明虚证。
4、麦冬——养阴润燥止咳;
半夏——祛湿化痰,清利咽喉;
党参、甘草、粳米、大枣——促进津液生成。
7.11 肺痈,喘不得卧,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。
葶苈大枣泻肺汤方
葶苈熬令黄色,捣丸如弹丸大 大枣十二枚
上先以水三升,煮枣取二升,去枣,内葶苈,煮取一升,顿服。
『注』
1、葶苈大枣泻肺汤是针对痰热壅盛导致的咳喘、不能平卧,这是阳明热证加水毒。
2、葶苈大枣泻肺汤跟小陷胸汤类似,都是阳明热证加水毒,但是病位是偏上的;
跟皂荚丸也类似,都是水毒炙盛,但病性为阳热。
7.12 咳而胸满,振寒脉数,咽干不渴,时出浊唾腥臭,久久吐脓如米粥者,为肺痈,桔梗汤主之。
桔梗汤方
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
上二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温分再服。
『注』
1、桔梗汤证是针对肺痈,也就是病家体内有热,并且已经化脓,但是火热未外达。
2、脉数、咽干——体内有热;
不渴——火热未伤津液;
振寒——火热郁闭在内,没有外散;
咳、胸满——火热上扰,因此咳,咳嗽严重所以胸中气机郁闭,就会导致胸满;
浊唾腥臭、吐脓如米粥——热盛肉腐,因此化脓;
3、治疗上采用桔梗汤,这跟《伤寒论》311条的处方药物一致,但脉证表现却相差很大,本段条文可能采用后面的附方《千金》苇茎汤(苇茎、桃仁、薏仁、冬瓜仁)更合适。